Banner
责师风采27 老旧小区小微公共空间场所营造——以梅园防疫“玄关”微改造为例
- 2024-04-01- 新闻中心

  原标题:责师风采27 老旧小区小微公共空间场所营造——以梅园防疫“玄关”微改造为例

  “责师风采”为cityif 原创专栏,主要内容为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以期展现规划师助力基层城市更新与社会治理工作的探索、方法与成效,启发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探讨。

  本期刊发文章出自以“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与实践”为主题的2021年《北京规划建设》增刊。系统介绍了北京市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背景、系统性构建思路与主要实施成效,阶段性梳理这一规划师队伍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栏目将陆续在cityif推送,以飨读者。

  2020年疫情冲击给街镇街道工作带来极大负荷,笔者在对全国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的社区治理主体开展的近千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疫情防控时期社区协同治理的难点大多分布在在人力资源、空间场所、支持保障和流程体系四个方面1。2020年2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发出致全体责任规划师的一封信《发挥规划力量,共筑安全防线》,号召街镇责任规划师结合街道实际防疫工作特点,展开工作创新。笔者带领的马连洼街道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团队响应倡议,在马连洼街道展开小微空间改造潜力调查,共分析了包括社区出入口、商业设施门前、小型公园绿地及社区内部广场绿地等四类小微公共空间,并针对平时情景和疫情防控需求提出空间改造设计导则2。

  在导则实施过程中,研究之后发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社区的出入口成为临时防控卡口,也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最重要管控阵地之一。然而,相比起商品房或园区设置较为完善的遮蔽设施,众多老旧小区的设施并不完善,其出入口仅临时搭建起帐篷,往往结构简陋,使用不便,并有漏电、漏水的风险,亟待改善。针对这一情况,马连洼街镇责任规划师及高校合伙人带领设计团队选取一处多民族老旧小区——梅园社区作为试点,进行小区出入口的精细化设计改造,以响应疫情常态化防控需求,称为社区“玄关”,意为进出社区家门的前厅空间。项目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获得居民好评,并影响和带动了后续其他社区在2021年纷纷开展的小微公共空间精细化设计和品质提升行动。

  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的本质是场所营造,本文从“人-物”互动的原则出发,围绕“健全-归属-参与”三个场所营造的方法层面,以梅园社区“玄关”策划、设计、建造、实施、使用的全过程为例,阐述公共空间场所营造的多重策略路径。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下,全球多个国家城市蔓延,人发。人类对于日渐拥挤而品质破败的城市空间感到不满,许多城市设计的知名学者都开始探索美化城镇空间和提升空间品质的方法。然而这段时期的主要以“视觉艺术”为导向,追求空间环境的形式感和美感,例如西特教授在其《城镇景观》一书中描绘了理想的城镇建成环境345,但缺少对使用者(居民)的考虑。直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随世界范围内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城市设计学界开始转而关注人在公共空间中的状态,例如典型的城市空间研究开始观察在广场上人群的分布、流线。自此,城市设计逐渐开始从“社会使用”出发研究并设计公共空间,这也意味从“物”(硬环境)到“人”(软活动)的空间转变。近二十多年来的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物”和“人”往往是密不可分。而场所营造正是将“物”和“人”相结合,进而创造富有活力的场所空间。场所营造所关注的焦点,是“物”质空间支持功能和人在场所中的活动的发生;反过来,“人”的活动又和场所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基于场所和人互动的视角,城市设计学家纷纷提出“好的公共空间”的原则

  789。笔者采用需求金字塔的认知维度,将良好空间场所营造的原则分为三个维度:健全、归属和参与(图1)。

  梅园社区位于海淀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老旧社区,空巢老人、低保困难居民占比较大,妇女儿童占比较多,尤其是独居老人更需要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疫情期间居民日常回家通过救灾帐篷的心理危机亦不容乐观。北京市马连洼街道积极做出响应展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空间存量提质改造研究,由街镇责任规划师(高校合伙人)率团队展开“社区玄关”——老旧小区防疫卡口精细化设计。2020年11月,海淀区梅园社区入口建成了第一个“社区玄关”并正式投入使用

  北京市应急响应级别共三级,一般的情况下外卖和快递能够顺利出入小区。但在一级响应情境下,快递只能堆放在社区门口,居民拿取快递再次进出检查,带来不便甚至发生冲突。研究团队在梅园社区布设了主动感知设备,并生成各个时间段的人流热力分布图,分析可见人群密集拥挤在入口检查之处。

  分析其原因,是各类使用者的流线存在交织造成矛盾。因此,场所营造需要以解决功能矛盾为导向,进行流线梳理。在新的场地规划布局中(图2),将取快递和送快递流线进行一内一外的区分,即将快递区布置在了卡口边界的旁边。平时居民进出,照常测温查证;在取快递或者外卖的情况下,快递员把包裹放到货架上而不需要进小区,居民则直接从货架的另一面取走包裹,不再需要出小区,因而也不需要再次进入小区进而查证测温。此外,设计团队基于现场调查,进一步测算人群等待时长、拥挤程度,存取快递数量,计算出遮蔽空间的长度和快读区的容量,设定了建筑长度、快递区面积及尺寸类型。

  从功能健全的维度来看,场所营造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一定的调查现状,抓住问题痛点,进而分析原因,创造性地在功能布局、流线梳理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并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应的位置、规模大小、方位等。梅园社区防疫卡口的痛点是快递流线进出繁杂和其他流线年疫情期间的一级响应防控措施下的情况。在当前疫情常态化管控下,更多的老旧小区卡口可能会涌现出其他各种要解决的痛点,仍旧能通过该方法进行应用并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良好的公共空间除满足基本功能以外,更需要在感受性上给使用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感及归属感。在规划设计策略中,精心选择材质及色彩,对场所营造的心理感知有很大的影响。疫情期间居民长期通过救灾帐篷进出社区,心理感受不佳。因此,设计团队尝试寻求替代原有帐篷的建造材料(图3)。传统建造中,木材是搭建小型出入口设施的常用选材之一,但在疫情期间,厂家停工,木材难购买,并且木材的加工建造时间长和成本高等属性不适用于社区出入口快速更新改造需求。因此,设计团队创新选择了工业用纸的内芯纸筒,兼顾了木质色调和坚固耐用的硬度,并且具有环保可回收的特征。更关键的是,这类硬纸筒具有一定的模数,可以在电商上便捷购买。此外,纸筒中空,可以内部走电线,有效解决了下雨天时很多救灾帐篷拉电的电线容易淋雨因而漏电的风险。在选定了这种环保的纸筒作为遮蔽设施的主结构材料后,设计团队进行了防火、防水、抗压抗拉结构测试,还创造性地为纸筒设计了榫卯拼插的交接节点(图4)。

  除了色彩和材质,影响环境心理感受的还有诸多设计的空间尺度特征,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高宽比。救灾帐篷让人感到逼仄的原因是其孔家内部过矮且昏暗。新的社区“玄关”设施在通廊剖面上采用了1:1的高宽比,并采用镂空天窗采光的方式,兼顾了防晒遮荫与采光亮度的需求(图5)。

  除精细化创新设计选材和建造策略外,场所营造还一定要通过设计来应对不同情景的需求。例如,当前的救灾帐篷夏天憋闷,但到了冬天又不敌大风,甚至会出现过整个帐篷被大风吹走三十余米的情况。为此,设计团队除了加固底座之外,还设计了有防风帘和没有防风帘两种情况,并结合冬夏两季的风向和风力情况做气流风速虚拟模拟,进而测试极端天气下的结构受力情况。在2020年11月社区“玄关”建成后至今,实现了夏季无帘通风,冬季挂帘防风的情景,并经受住了北京多次11级以上大风的考验。

  最后,在细节上,团队还在屋顶采光的形状、轻质隔断等方面,展开设计巧思,如将梅园的“梅”花形状融入采光窗;利用工业纸内芯筒的建造边角料堆叠形成隔断,等等。这些精细化的细节处理,使得整个场所营造达到了比较深入的整体设计精度,进而营造出舒适的愉悦的公共空间(图6)。

  对于一个普通的场所设计,解决了第一层功能,满足了第二层感受,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不仅是创造物质空间,还更需要体现“公共”二字,其中,场所营造整一个完整的过程的社区参与和社区共同体的打造是“公共性”的最佳体现和载体。

  梅园社区防疫卡口从察觉缺陷、策划研究、方案构思、社区沟通再到建造实施和使用运维,都是一个多方参与的过程。其中,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社区物业等都参与到了公共空间营造的全过程(图7)。其中,居民对于社区公共空间改善的感受最明显。由于疫情管控的缘故,先期策划定位中,并未开展大量的社区意见征集,仅通过数据设备采集了客观的居民时空环境行为,更多是街道方、社区居委会、设计团队及上级规划部门之间的沟通。但从建造施工开始,居民纷纷驻足开始感到好奇;在听取了宣传志愿者和设计师的讲解,并且在建造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真实感受后,居民访谈表示感到“温暖”和“用心”;直到2021年年初,居民主动通过社区居委会和接到部门找到设计团队,反馈说社区“玄关”空间品质很好,希望有机会能够进一步将与它相称的背景墙进行某些特定的程度美化提升。因此,在2021年6月,马连洼街道办及梅园社区居委会,联合设计团队,开展了梅园“玄关”背景墙方案比选的公众投票行动,通过前期宣传、现场讲解、群众投票等方式,居民高票选出了他们心目中喜爱的背景墙方案,并成功付诸建造实施(图8)。

  由此可见,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能成为多方参与的载体,并且在过程中促进社区共同体的形成。伴随着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居民们的公众审美的意识也被悄然唤醒,并且也更加主动地来参与到自己社区的空间改造之中。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城市设计的重心从传统的物质美学转向了社会人文精神的塑造,当前场所营造的焦点正是人和场所的互动。公共空间是城市公众最多使用和感受的公共场所。好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健全、有归属感,能参与的。作为规划师,我们应该在满足人民群众以功能性为代表的物质需要时,也要更加关注以艺术性为代表的精神需要,用设计的力量,唤醒公共审美,提升居民共建的意识。

  梅园社区“玄关”更新项目在上位规划管治约束下,通过创新式设计遮蔽设施,兼顾不同情景需求,并据此进行结构节点创新;通过有限小微空间里的流线组织,应对存取快递的空间分隔需求;通过极低成本的精细化设计,提升空间品质和居民愉悦审美感受,增强社区归属感;策划和设计全过程,融入责任规划师、街道、社区居民多方主体,提升老旧社区居民参与度和共治意愿。项目在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上展览、并受邀于2020年度责任规划师年终交流会总结会上进行介绍,项目团队获基层街道评价“满腔热情投入到基层规划落地和街区治理工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生动实践,有力推动了马连洼地区城市更新、社区建设,成果斐然”。负责人连续两年获评北京市“优秀责任规划师”。

  2021年开春,在梅园“玄关”良好效果影响下,马连洼街道有16个社区出入口向街道申请改善他们的小微公共空间。这说明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设计的力量,并且主动地参与到有品质和有尊严的公共空间的场所营造之中。2021年,设计团队先后在另外两处老旧小区和科技园区出入口完成了“玄关”2.0版本的设计和建造工作,并在疫情防控需求之外,响应了更多新情景下的社区居民需求,如儿童上学安全路等等。老旧小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场所营造是一个需要长期、可持续、坚持的工作,在在新时期城市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下,通过这一些点滴的努力积累,才能够真正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梁思思,刘志林.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社区治理提升的难点及思考. [R] 中国城市规划. 2020-06-02

  2 梁思思.平疫转化导向社区小微公共空间场所营造研究[J].建筑创作,2020(04):97-103

  3 王骞 译, [奥]卡米诺·西特. 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10 张维,梁思思,吴冠德,张啸乾.北京老旧小区新型防疫卡口更新实践:北京梅园社区“玄关”项目[J].住区,2020(06):94-95.